您的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关注!海昏侯墓出土失传千年的《鲁诗》?

关注!海昏侯墓出土失传千年的《鲁诗》?

  • 发布时间:2020-08-14
  • 编辑:熊文婷
  • 来源:南昌晚报

说起《诗经》,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国学读本。《诗经》经历秦始皇“焚书坑儒”后失传,至西汉朝鲁国毛亨从家宅墙中挖出,始传于世。齐、鲁、韩三家诗先后失传,只有《毛诗》流传至今。那么,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简牍中有1200余枚竹简的内容为《诗》(简称“海昏《诗》”),是属于哪个版本的《诗经》呢?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朱凤瀚教授研究认为,海昏《诗》其用字与结构与《毛诗》有所差异,且出自刘贺墓,很可能是失传千年的《鲁诗》。

据《史记》记载,西汉早期鲁人申公“独以《诗》经为训以教,无传,疑者则阙不传”。昌邑王刘贺的老师王式曾跟随申公弟子免中徐公、鲁徐生二人学诗。在刘贺18岁前,王式就让他熟读古诗三百零五篇。

海昏《诗》的总目录保存状况较好,分《风》《雅》《颂》三大部分。《风》目录按国别分组,《大雅》《小雅》《周颂》目录各以10篇或11篇为一组,《鲁颂》《商颂》均不足10篇合为一组。每组目录各集中书写于若干简上,成为一相对独立单元。朱凤瀚认为,海昏《诗》总体构成接近《毛诗》,但章、句数有一定差别。

朱凤瀚研究认为,海昏《诗》各组所包含的诗篇及相互次序多与《毛诗》不同。如《毛诗》之《郑风·大叔于田》第二章第二句,是“乘乘黄”, 海昏《诗》是 “乘其乘黄”。

海昏《诗》简本正文的格式结构相当严谨。篇末和正文末尾记篇名、章数与句数近同于《毛诗》。但篇名目录,注解的方式等与《毛诗》有别,篇末有扼要的主旨概括语亦不见《毛诗》。

朱凤瀚研究海昏《诗》与汉《熹平石经》(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典刻石)之间的关联,发现在编排结构上的基本吻合,为证明海昏《诗》属《鲁诗》提供了相当重要的证据,但其确切情况还有待对简的进一步整理与学界的切磋。

延伸阅读:

正式揭牌!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古工作站成立了!

揭秘! 海昏侯墓中的地黄和蔗糖暴露刘贺生前两桩事


团购报名

我已阅读并同意 《爱房网用户服务协议》。号码已加密,请放心报名。

已有98人报名参加团购

免费咨询

对买房有疑问?留下您的手机号码,专业的置业管家将免费为您答疑解惑。

热门楼盘

微信扫码拨号
省时 高效 问底价
记录登录状态 《爱房网用户协议》
立即登录

其他登录方式

修改密码
我已阅读并接受 《爱房网用户协议》
立即注册